土地集约利用实质上是土地投入产出的关系,即以在土地上最少的投入获得最高产出,其内涵扩展包括以下3层含义:
1、土地地块集约利用,它是指区域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块集约化利用。
2、土地类型集约利用,它是指区域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土地集约化利用。
3、区域土地集约利用,主要是根据有限土地资源自然属性(土地经济、生态、适用性)和社会属性(市场供求关系、城市发展需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土地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
对各种土地类型集约高效利用的同时,在区域土地利用合理性结构条件下实现区域土地的最大产出和土地利用效益,达到区域土地集约利用。
所谓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按照生产要素投入的构成不同,农业土地集约利用分为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对现在已利用的土地增加劳力和资本,这个方法叫做土地利用的集约。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编辑
从六方面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一、研究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考核工作机制和体系,坚持以严格的土地利用标准规范集约节约用地,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考核工作常态化,实行土地利用全过程评价考核,完善项目引入决策阶段的用地评价。
二、兴建标准化厂房并积极引导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采取合理的用地成本促进集约节约用地;积极引导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将农村居民原建设用地进行整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加大用地批后监管力度,促进土地有效利用;加大违法违规用地查处力度,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
四、全面梳理存量土地资源,挖掘内涵式开发潜力,进一步鼓励建设项目拓展地上和地下空间,园区综合利用率建筑密度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五、规范园区外工业项目用地,对经发展改革、产业、规划、房地环保等部门认定的重要工业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产业规划等前提下,支持项目用地。
六、在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供应的情况下,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进一步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消化盘活存量土地相挂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